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综合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信息来源: | 阅读次数: | 发布日期:2012-06-18 |
《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综合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由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企业编制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予以公示如下(见《环境影响评价公示信息》)。相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需要了解有关该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更多信息,或对该项目及环境评价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以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向项目建设单位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企业反映。
公示日期:2012年6月15日-2012年6月29日
环境影响评价公示信息
一?项目名称及工程概述
1、项目名称: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综合体建设项目
2、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3、项目内容:本项目位于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D07-01地块,规划占地面积约156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72万平方米。由52层的主楼T1、11层的附楼T2、5层裙房及四层地下室组成。其中,主楼T1地上建筑面积约10.19万平方米,屋面建筑高度为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采取的治理措施
建设期环境问题: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
运营期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交通与设备噪声、汽车尾气、厨房油烟废气、发电机尾气、锅炉房尾气、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光污染等。
采取的治理措施见下表。
施工期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序号 | 项目 | 主要控制措施 |
1 | 废气 | 工地周围设置不低于 |
2 | 废水 | 施工废水设沉砂池,机具、车辆冲洗废水设隔油、沉砂池处理后达标排放。 |
3 | 噪声 |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机械设在远离住宅区的位置;中、高考期间禁止夜间施工;24h连续作业需提出申请,征得主管环保局的同意,并与附近居民沟通,场外的运输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等。 |
4 | 固体 废弃物 | 弃土弃渣和生活垃圾送指定渣场处理。属危险废物的废弃材料包装送危险管理中心处置。 |
5 | 生态 | 有组织地结合工区施工计划,预先修建沉砂池、排水沟、挡土墙;对松散的表土层和施工材料在暴雨季节用塑料布覆盖;工地周围应设围栏,使凌乱的建筑工地与外界相分隔等。 |
营运期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序号 | 项目 | 主要控制措施 |
1 | 发电机尾气 | 通过碱喷淋等净化措施后由建筑物专用烟道高空排放。 |
车辆汽车废气 | 废气引至室外距离地面 | |
厨房油烟 | 油烟经高效除油烟装置处理后由内置专用烟道引至楼顶达标排放。 | |
2 | 生活污水 |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三级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经东莞市市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厚街水道。 |
3 | 固体废弃物 | 厨房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综合利用或处理,危险废物手机后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
4 | 噪声 | 选用低噪声设备,隔声、减振。 |
5 | 生态 | 加强绿化。 |
6 | 光污染 | 加强规划控制管理,采用新型玻璃材料 |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1)各项环保措施能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本项目废气、废水和噪声均可实现达标排放。
(2)建设单位只要在建设中严格实行“三同时”规定,合理采纳和落实本环评报告中所提出的环保措施,同时确保环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使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四、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查阅网址:
期限:2012年6月15日2012年6月29日
五、公众向建设单位或环评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与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电话联系,联系方式见9、10。
六、征求公众意见范围、主要事项
征求范围:项目周边的居民、企事业单位及各阶层公众。
主要事项:您对当地环境现状的看法;您对本项目的了解程度;本项目的建设是否会影响当地环境;本项目实施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您对本项目建设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您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
八、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建设单位将在公告贴出后十日内到项目所在地,通过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征求公众对建设项目实施的意见。
九、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企业
联系人:刘工
联系电话:0769-22210677
十、承担环评工作的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企业
联系人:侯先生
联系电话:025-86576937
E-mail:houkesuo@jstr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