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投资千亿元建4条轨道通达22镇街
信息来源: | 阅读次数: | 发布日期:2011-09-16 |
来源:东莞阳光网-东莞日报 记者:黄伯源 日期:2011年9月16日
轨道交通建设现正在我市如火如荼铺开。昨日,新一期《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顺利通过了省级专家的评审,下来将上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评审以最终确定。据悉,新规划对原有的2号线(R2)虎门至长安段、3号线(R3)常平以东段等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远期规划形成4条市域骨干线路,总长218.3公里,途经22个镇街。预计至2020年,全市22个镇街将接上轨道交通。
加上2号线一、二期工程投资,我市修建4条轨道交通总投资达1075.38亿元。
【新规划】
新增5个报建项目
目前,我市轨道交通2号线(R2)的试验段已经开工建设,其他路段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施工招投标。按照已经批复的《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近期建设项目的土建工程预计2013年完工,又按照近期建设线路的初步设计中的工程筹划,预计2013年4月将实现洞通,2015年底建成通车试运营。
据先容,这次《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确定新增报建项目5个,分别为:1号线(R1)一期、3号线(R3)一期、2号线(R2)三期、3号线(R3)二期和4号线(R4),新增项目规模为167.8公里,共设车站61座,其中高架车站28座,地下车站33座。上述工程总投资为895.26亿元。据了解,若加上2号线一、二期工程总投资180.12亿元,我市修建4条轨道交通总投资达1075.38亿元。
这些新增项目的建设周期都是5年,相比原来的规划方案,轨道交通覆盖的范围更广,离中心区较远的镇也纳入了轨道交通的范畴。还增加了多个与广州、深圳、惠州等周边城市的预留对接接口,珠三角轨道网络一旦对接建设,市民在珠三角城市间往来也更加快捷。
【9年后】
全市近七成镇街通轨道
事实上,我市7年前就编制完成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随后,在2008年编制完成《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在2009年7月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记者从《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上了解到,结合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及各镇街发展需要,新规划对原有的2号线(R2)虎门至长安段、3号线(R3)常平以东段等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远期规划形成4条市域骨干线路,总长218.3公里,总共设置车站76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4座,途经22个镇街。
按照建设时序,1号线(R1)一期(望洪城际站-黄江中心站)将在2016年最先完工。3号线(R3)一期(东莞东站-长安新区南站)将于2014年开工,2018年完工。2号线(R2)三期(虎门火车站-长安新区站)将于2015年开工,2019年完工。3号线(R3)二期(东莞东站-企石博厦站)和4号线(R4)(黄江中心站-清溪汽车站)将于2016年动工,2020年完工。据悉,到2020年,全市22个镇街将通上轨道交通。
【指挥系统】
交通控制中心设在西平
根据新规划,我市轨道交通全网规划车辆基地及停车场8处,规划用地面积186.56公顷,其中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1处,车辆段3处,停车场4处。分别为城东综合维修基地、黄江车辆段、常平车辆段、清溪车辆段、道?停车场、大岭山停车场、企石停车场、长安停车场。
目前,经多方案比选后确定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位于东莞大道以北、规划四路西侧,2号线西平站旁西北地块。据了解,4条轨道线列车运行的指挥监控和各系统(信号、通信、乘客信息、综合监控、电力监控、环境监控、自动售检票、安防等)设备运行的监控均设置在该控制指挥中心。据悉,该控制中心按4条线控制中心规模进行设计,并预留增加2条线的建设规模。
近期新增建设项目一览表
线路 起终点站 长度(KM)车站(座) 开工年 完工年
1号线一期 望洪站-黄江中心站 58.3 21 2012 2016
3号线一期 东莞东站-长安新区南站 51.8 19 2014 2018
2号线三期 虎门火车站(不含)-长安新区站 16.5 7 2015 2019
3号线二期 东莞东站(不含)-企石博厦站 14.4 5 2016 2020
4号线 黄江中心站-清溪汽车站 26.8 9 2016 2020
合计 167.8 58
2号线三期线路
■概述
2号线三期工程全程为16.529km,其中高架线0.3km,地下线16.034km,地面线及过渡段0.195km。全线共设车站7座,全部为地下车站,平均站间距2.37km。
■基本走向
虎门火车站→虎门北站→虎门大道站→虎门金捷路站→虎门光明路站→虎门南站→长安新区西站→长安新区站(交椅湾大道南侧,2号线三期工程的终点站,与3号线换乘,并预留与深圳轨道交通网络衔接的条件)
3号线一、二期线路
■概述
3号线一、二期长度为66.221km,其中高架线29.66km,占线路总长的44.78%;地下线35.03km,占线路总长的52.9%,地面线及过渡段1.54km,占线路总长的2.32%。全线共设车站24座,其中高架车站10座,地下车站14座,平均站间距2.822km。
本线分二期实施,一期为长安新区南站-东莞东站(含),线路长度52.05km;二期工程从东莞东站(不含)-企石博厦站,线路长度14.171km。
■基本走向
长安新区南站(位于规划长安新区临海商务区南端)→长安新区站(与2号线南延线形式十字换乘)→长安金沙站(与穗莞深城际线换乘)→大岭山镇→松山湖站(与1号线换乘)→东莞南站(广深铁路常平站前)→东莞东站(京九铁路东莞东站前)→桥头镇→企石博厦站(终点站)
4号线基本走向及车站设置
■概述
4号线线路长度为26.8公里,全部为高架线。
全线共设车站9座,其中高架平均站间距3.3公里。
■基本走向
黄江中心站(与1号线接驳换乘)→黄江东站(下围村北侧)→塘厦西站→塘厦中心站→东兴大道站→塘厦东站(东深二路路口)→清溪南站(清溪镇彭程路路口)→清溪站(聚富新村北侧)
1号线1期线路
■概述
线路长度为58.285km,其中高架线27.8km,地下线27.95km,地面线及过渡段2.54km。全线共设车站21座,其中高架车站9座,地下车站12座,平均站间距2.863km。
■基本走向
望洪站(位于洪梅镇、望牛墩镇交界处西部干道与望洪路路口北侧,与穗莞深城际线及佛莞惠城际线形成综合换乘枢纽)→道?镇→万江街道→新人民医院站→汽车总站→南城街道鸿福路站(与2号线换乘)→东城街道新源路站→东城南站(与莞惠城际线换乘)→水濂山路站→大岭山镇→松山湖站(与3号线换乘)→大朗镇→黄江中心站(终点站,与4号线换乘)
东莞市综合客运枢纽功能一览表
枢纽名称 功能定位 主要换乘交通方式
东莞汽车客运总站枢纽 为西北部片区中心组团提供长途公路客运服务,兼备城巴和镇间公交客运服务功能,是西北部片区的重要对外交通枢纽和市域交通枢纽。城市轨道、公路客运、城市公交
东莞火车站枢纽 为西北片区东江组团以及博罗县石湾园洲地区提供中长途公路客运和铁路对外客运服务,同时具备组团内和跨组团公交客运服务功能,是西北部片区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市域交通枢纽。铁路、公路客运、城市轨道、城市公交
东莞望洪站枢纽 为西北部片区水乡组团提供中长途公路客运和城际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兼备组团内和跨组团公交客运服务功能,是西北部片区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和市域交通枢纽。公路客运、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城市公交
东莞东站枢纽 为东北片区提供中长途客运服务,以及铁路对外客运服务,兼备跨片区、片区内公交客运服务功能,是东北部片区重要对外交通枢纽和市域交通枢纽。铁路、公路客运、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城市公交
虎门火车站枢纽 为广深客运专线、穗莞深城际、2号线到站旅客提供换乘服务,为西南片区各镇提供中长途公路客运服务,兼备片区内和跨片区公交客运服务功能,是西南部片区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和市域交通枢纽。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城市公交
●焦点1 运行速度
4条线均为
120公里/小时
新建设规划透露,我市4条线选择的列车都是B型车,运行速度为120公里/小时,车型和车速都与广州地铁3号线一样。初、近、远期均会采用6辆为一个编组,这也就意味着每趟列车都有6节车厢,每趟都可以承载1140名乘客。远期设计开行20对/h,系统能力按照6辆编组24对/h设计,最小行车间隔2.5分钟。各系统专业须按满足高峰小时开行24对/h设计。
●焦点2 票价
计程计时票价制
而对于市民比较关心的票价和运行时间,新建设规划透露:在票价上比较推荐采用计程计时票价制,售检票方式也推荐使用自动售票和检票。至于运营时间,根据东莞市民日常出行活动时间特点和公交车辆的运营时间,建议各线营业时间从早上6:00至晚上12:00,全天共运营18小时,其余时间用于线路和设备维修。
交通衔接
NO.1
3条轨道线路
与穗深惠衔接
1号线:在麻涌西站预留延伸条件,延伸至黄埔客运港站,与广州5号线衔接,延长衔接段长约5公里;在黄江南站预留延伸至深圳条件,与深圳轨道交通6号线在光明新区站衔接,延长衔接段长约8公里。未来考虑1号线继续延伸,与深圳15号线接驳的可能性。
2号线:长安新区东站预留向南延伸至深圳的条件,与深圳10号线、6号线和13号线衔接。
3号线:南段长安镇海悦花园站或长安步行街站预留深圳11号线延伸至东莞的换乘衔接条件;企石博厦站预留与惠州城市轨道的换乘衔接条件。
NO.2
与5条铁路、
城际干线衔接
2号线:与广深港客运专线衔接车站为虎门火车站;
2号线、3号线:与广深铁路衔接车站分别为东莞站、东莞南站;
3号线:与京九铁路衔接车站为东莞东站;
1号线、2号线:与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衔接的主要车站是望洪站、虎门火车站、长安金沙站;
1号线、2号线和3号线:与莞惠深城际轨道交通的衔接车站为望洪站、西平站(新城中心站)、东城南站、松山湖北站、东莞东站。
NO.3
全市将设5座
综合客运枢纽
根据区域交通设施和市域轨道交通网络方案,最终确定了5座综合客运枢纽,分别为东莞汽车客运枢纽、东莞火车站枢纽、望洪站枢纽、东莞东站枢纽和虎门火车站枢纽。另外,还规划了7座片区客运枢纽,分别为鸿福路站、西平站、虎门商贸城站、长安金沙站、松山湖站、东莞南站、东兴大道站,其中鸿福路站和松山湖站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